<cite id="vr1yg"></cite>

    <li id="vr1yg"><rp id="vr1yg"><dl id="vr1yg"></dl></rp></li><tbody id="vr1yg"></tbody>
  • <progress id="vr1yg"></progress>

      <tbody id="vr1yg"><nobr id="vr1yg"></nobr></tbody>
    1. <li id="vr1yg"></li>

    2. <rp id="vr1yg"><rp id="vr1yg"></rp></rp>
      <li id="vr1yg"><rp id="vr1yg"><dl id="vr1yg"></dl></rp></li>

        中文
        中文
        行業資訊

        2015年1-3季度國內智能制造發展現狀及趨勢

        發布時間: 2015.10.04
        點擊數量: 1969
        作者: 瑞松北斗
        來源: 瑞松北斗

        在制造強國戰略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各地區紛紛將智能制造裝備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國內企業在尋求以智能化增強產業內生增長動力的同時,探索外向型發展模式的再創新,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針對于此,全國智能制造發展聯盟秘書處研究工作組圍繞政策形勢、企業動態、產品信息、專家智慧、行業數據等方面,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進行了實時監測與分析,就2015年三季度國內發展態勢分析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特征

         

              1、各地方政府加快規劃籌建工業機器人產業園,搭建產業發展載體

              工業機器人產業園作為各地區產業發展的載體,有助于提升產業競爭力。一是產業園能夠發揮集聚效應,有效降低園內企業搜尋經營、需求、供給等各類信息的交易成本,推動協同創新有效降低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的費用和風險。二是產業園借助吸引國際巨頭入駐,推動國內企業融入全球創新鏈條,提升國內技術創新能力。三是產業園能夠推動企業間專業化分工,提升工業機器人產品性能,提升區域品牌信任度和美譽度。

              國內各地方政府紛紛規劃籌建工業機器人產業園,以搶占發展制高點。人口紅利日漸衰退、技術快速發展以及扶持政策陸續出臺為工業機器人產業帶來了廣闊市場空間,為了緊抓這一發展機遇,國內各地方政府紛紛規劃籌建工業機器人產業園,作為各地區產業發展的載體。7月2日,由北京中自科工機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產業園,在滄州高新區全面開工建設,項目一期預計明年6月底建成投產。7月7日,上海摯優、深圳繁興科技、廣州意戈力自動化等8家機器人企業入駐湖南長沙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煙臺、深圳等地區也正式出臺相關政策,指導地區工業機器人產業園籌建。

        表1:2015年上半年《中國制造2025》部分落地政策


              2、傳統家電企業通過跨界合作和資本并購進入機器人領域,尋求新利潤增長點

              在傳統家電業務整體狀況較為低迷的情況下,傳統家電企業尋求未來的戰略轉型和新的業務增長點,紛紛轉戰機器人領域。一是服務機器人本身是一種新的智能家電,能替代完成某些家務工作,或者機器人為其他家電提供遠程操控、智能化管理平臺,或將成為未來智能家居的入口。家電企業紛紛前瞻布局服務型機器人,以加速智能家居產業生態體系的構建。二是家電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工成本占比較高,生產工序較為單一,亟需實施機器換人。家電企業進入工業機器人領域,在重點滿足日常生產自用需求的基礎上,向智能制造和服務供應商轉型。

              傳統家電企業通過跨界合作和資本并購加強各自優勢發揮,進軍機器人領域。美的集團憑借其對伺服電機的深入研究以及壓縮機產業的積累,先后攜手安川電機、KUKA兩大國際巨頭,積極搶占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制高點。8月4日,美的集團與日本安川電機宣布,雙方將共同投資4億元成立兩家機器人公司,分別研發、生產、銷售工業機器人和服務型機器人。之后,美的集團子公司美的國際控股公司持股KUKA公司,成為其第四大股東。8月12日,海爾攜手百度、華為發布家庭服務機器人。


              3、龍頭制造企業積極探索外向型發展模式變革,提升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制造企業海外輸出產能、品牌、技術及生產方式等,將有利于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一是通過海外直接投資設廠,在繞開貿易壁壘,進入目標市場的同時,輸出國內部分過剩產能,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二是通過資本并購、戰略合作或設立研發中心等方式對外進行投資,能夠充分利用國外技術資源,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研發成果,將先進技術反饋至國內。三是實施海外推廣布局,建立跨國學習機制和開放的企業文化氛圍,構建適應跨國經營的組織和管理體系,將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在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一帶一路”以及制造強國戰略加快實施等新形勢下,我國制造企業緊抓發展機遇,探索外向型發展模式的創新,將“走出去”作為智能制造以外提升國內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之一。7月9日,創維收購德國老牌電視企業美茲(Metz),成立德國分公司,提升了創維在歐洲市場的品牌形象。8月21日,北汽在美國硅谷設立新能源海外研發中心,以充分利用當地優質研發資源和人才,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能力。9月3日,中國中車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春田市投資興建的第一個制造基地正式鏟土動工,將有利于促進中國鐵路裝備在美國本土化制造及技術輸出。


              二、下一階段趨勢預測

         

              1、智能工廠相關系統復雜程度逐漸增加,工業以太網領域產品創新將更為活躍

              在智能工廠工業通信領域,工業以太網能夠提供現場總線無法提供的技術特性,推動其應用占比增長逐漸提升,產品創新將層出不窮。工業網絡通信協議主要包括工業以太網和現場總線等技術,現場總線技術存在缺乏互連性和互操作性、缺乏對語音、圖像數據等的支持能力、通信成本較高等問題,隨著系統復雜程度增加,大部分現場總線難以滿足平臺通用性和系統性能的要求。

              工業以太網交換機具有防護等級高、電磁兼容性強、工作性能穩定等特點,能夠應用在環境條件苛刻的工業現場,實現工業控制網絡與企業信息網絡的無縫連接,形成企業級管控一體化的全開放網絡。據IHS數據顯示,工業以太網年增速達到17%,遠超現場總線的7%增速。隨著智能工廠工業網絡面臨不斷升級改造的需求,工業以太網領域產品創新將更為活躍。2015年7月,通訊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ORing推出了20口、帶三層路由網管型千兆工業以太網交換機,能夠實現遠距離高速傳輸,降低設備投資費用,保障突發情況下關鍵設備的正常運行等。

         

              2、大數據領域政策不斷加碼,工業大數據在制造企業各價值鏈環節的應用將進一步深化

              發展大數據上升為國家戰略,工業大數據應用將邁出實質性步伐。自2012年以來,我國大數據行業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得到了較快發展,但目前還存在數據采集和預處理能力薄弱、大數據商業模式和實現渠道單一等諸多問題。隨著大數據領域政策不斷加碼,現存的瓶頸和痛點有望在新動力帶動下逐漸得到解決。8月19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對未來5-10年大數據發展制定了總體目標,強調帶動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搭建大數據新生態系統,深化大數據在垂直行業的開發、應用和價值的實現,賦予大數據在制造領域的功能角色,強調利用大數據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研究推進大數據價值鏈各環節的應用,推動制造業網絡化和智能化。海爾、小米等部分龍頭企業已開始探索通過工業大數據挖掘和分析創新產品研發、生產、管理方式。

         

              三、思考與建議

         

              1、 加強頂層設計,引導產業有序發展

              加強統籌規劃,盡快出臺和完善機器人領域發展規劃,引導各地區政府根據地區應用基礎、科研能力等特點和優勢,合理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園發展。按照國家“一帶一路”發展規劃,完善海外投資指導政策,引導制造企業海外推廣布局。制定工業大數據領域詳細規劃,進一步深化工業大數據在價值鏈各環節的應用。

         

              2、完善法律法規,加快相關標準制定

              修訂和完善大數據安全保護法律法規,明確大數據所有權、使用權以及各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對濫用數據、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管理和懲罰,規劃大數據使用方式。圍繞智能制造發展需求,加快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的研制,尤其是加快大數據通訊、大數據交易、大數據質量、安全保密等標準的制定。

         

              3、依托產業聯盟,完善服務支撐體系

              充分發揮相關產業聯盟優勢,分領域打造公共服務平臺,把握相關領域的發展規律,提供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決策咨詢、人才培訓、金融服務、市場開拓等服務。加強對智能制造發展的前瞻研究,整合運用多方資源,分領域探索創新樣板項目,構建創新示范工程。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MORE+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Policies regulations
        MORE+
        政策法規
        王悦伊